
產品分類
模具的結算方式
模具的結算是模具設計制造的最終目的。模具的價格也以最終結算到的價格為準,即結算價。才是最終實際的模具價格。模具的結算方式從模具設計制造一開始,就伴隨著設計制造的每一步,每道工序在運行、設計制造到什么程序,結算方式就運行到什么方式。待到設計制造完成交付使用,結算方式才會終結,有時,甚至還會運行一般時間。所有設計制造中的質量技術問題最終全部轉化到經濟結算方面來。可以說,經濟結算是對設計制造的所有技術質量的評價與肯定。
結算的方式,是從模具報價就開始提出,以簽訂模具制造合同開始之日,就與模具設計制造開始同步運行。反過來說,結算方式的不同,也體現了模具設計制造的差異和不同。
結算方式,各地區、各企業均有不同,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,也形成一定的規范和慣例。按慣例,結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:
(1)“五五”式結算:即模具合同一簽訂開始之日,即預付模具價款50%,余50%待模具試模驗收合格后,再付清。 這種結算方式,在早期的模具企業中比較流行。它的優缺點有以下:
1)50%的預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,制造企業還要投入。也就是說,50%的預付 款,還不能與整付模具成本運行同步。因此,對模具制造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投入風險。
2)試模驗收合格后,即結算余款。使得模具保修費用與結算無關。
3)在結算50%余款時,由于數目款項較多,且模具已基本完工,易產生結算拖欠現象。
4)萬一模具失敗,一般僅退回原50%預付款。
(2)“六四”式結算: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起,即預付模價款的60%,余40%,待模具試模合格后,再結清。這種結算方式與第一種結算方式基本相同。只不過是在預付款上增加10%。這相對于模具制造企業有利一點。
(3)“三四三”式結算: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,即預付模價款的30%,等參與設計會審,模具材料備料到位,開始加工時,再付40%模價款。余30%,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后,一周內付清。
這種結算方式,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。這種結算方式的主要特點如下:
1)首期預付的30%模價款作為訂金。
2)再根據會審,檢查進度和可靠性,進行第二次40%的付款,加強了模具制造進度的監督。
3)余款30%,在模具驗收合格后,再經過數天的使用期后,結算余款。這種方式,基本靠近模具的設計制造使用的同步運行。
4)萬一模具失敗,模具制造方,除返還全部預付款外,還要加付賠償金。賠償金一般是訂金的1-2倍。
(4)提取制件生產利潤的模具費附加值方式:即在模具設計制造時,模具使用方,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項以保證模具制造的基本成本費用(或根本無需支付模具費用)。待模具制造交付使用,開始制件生產,每生產一個制件提取一部分利潤返還給模具制造方,作為模具費。這種方式,把模具制造方和使用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,形成利潤一體化,把投資風險與使用效益緊密地聯系起來,把技術與經濟、質量與生產效益完全地掛鉤在一起,這樣也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模具的價值與風險。這種方式是目前一種橫向聯向的發展趨勢。其主要特點是:充分發揮模具制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優勢,資金投入比較積極合理。但對于模具制造方來說,其風險較大,但回報率也較為可觀。
模具的結算方式,還有很多,也不尺相同。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,即努力使模具的技術與經濟指標有機地結合,產生雙方共同效益。使得模具由估價到報價,由報價到合同價格;由合同價格到結算價格,即形成真正實際的模具價格。實行優質優價。努力把模具價格與國際慣例接軌,不斷向生產高、精、優模具方向努力,形成共同良好的、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局面。這是模具設計制造使用的最終目標!